今日天空的夕陽餘暉,很多人看來都是想念的顏色。
無論有再多準備,分離總是痛苦的,遑論這樣突如其來的不告而別。無論如何請相信,選擇離開的人,同樣是痛苦的。
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,的確不該被鼓吹,也不應被攻擊與譴責。這些都不是我們面對任何一人離開時,應該關注的重點。
而是盡可能理解當事人做出此決定的脈絡,包含他沒說出口的困難、壓力、疲勞、求救,以及難以察覺的蛛絲馬跡。當然,這種理解對當事人用不上了,我們卻能幫助其他陷入類似處境的人,甚至包含我們自己。
儘管三浦春馬的事務所公告仍寫著詳情仍待了解,有眾多推測,與網路上尖酸負面的批評有關係。
儘管無法確認兩者是否真的相關,「網路霸凌」都已是值得關注的議題。網路上的言論已經帶走了很多人,還有那麼多失了分寸的留言繼續存在、持續發生。
網路實現了很多可能;創造了很多奇蹟,也成全了很多戲謔;縱容了很多惡意,尤其是匿名發表的言論,很可能我們都不覺得透過自有帳號的留言,必須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。
何其有幸生活在言論自由的國度,更應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,珍惜在虛擬世界交流的微小緣分。
三浦的消息讓人遺憾,作為表演者,他才華洋溢,氣質出眾。
藉這萬一與網路霸凌真實相關的遺憾事件,希望我們在提出自以為是的批評時,能設身處地多想一秒鐘,這些批評自己是否能夠做到?
在按下enter鍵送出訊息前,能認真揀選用字與符號,自己讀到這些字句時,第一個直覺感受是什麼?
2020年才過了半年已多風雨,願我們能繼續並肩,互相溫柔善待,彼此細心承接每一份喜樂哀傷。